這種趨勢亦正正與公民社會背道而馳。公民社會所展示的,正是公民之間,彼此連結,大家一起努力爭取共同利益。要是所有人都歸於「原子」,只餘下個體的話,最終只會令公民社會瓦解,不再存在。
Month: April 2018
我相信,若我們做事,要求必然有果效的話,那麼我們的人生就注定是苦澀。反過來,我們需要學習擴闊心靈空間,繼續做我們認為對的事,即使沒有甚麼果效,好像達不到期望,我們能否仍然繼續去做,令自己不受環境影響,堅持做正確的事呢?
對一些信徒來說,可能這位耶穌可能太人性化了,但於我而言,耶穌既然是完全的人,他就能笑能哭,能經歷人的軟弱和無力。因此,電影中的耶穌是其中一個可能的演繹,也是一個動人的演繹。
哈維爾回到「先於政治」的生活、深入人性根源的呼籲,意味深長。於此,信仰群體或可在三方面作出貢獻,成為培育公民品格的苗圃:(1) 坦然講論;(2) 休戚與共;(3) 設想未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