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話

一場疫症襲來,觸碰(touch)變成高危行為,一下輕觸,亦有可能沾上病毒。於是,人與人的交往難免被視為播毒危機所在,1.5 米距離化身成人類的安全屏障,冀可隔絕感染。可是,一旦當我們習慣得不再渴望觸碰或被觸碰,輕看甚至忽略觸覺這種無法被任何科技取代的重要感官,才是我們真正的危機。

愛在即與離之間:從雅歌看親密關係中的距離與渴想

阻隔,的確可以讓人疏離,但阻隔也可以是關係的驗證,甚至激動對親密的渴想,保持關係的溫度,使雙方不會視親密為「理所當然」,因而變得習慣而趨於冷漠。故此,從雅歌可見,阻隔不是最可怕,關鍵在於處身被阻隔的日子,我們是否仍帶著渴想,願意不住邀請、尋找、等待?

你們給他們吃吧!

上主帶領「油踐入心」在社區經歷匱乏中的富足,看見飢餓得溫飽,被棄的經歷愛與關懷,無家的有居所,年老患病的被照顧,迷失的找到生命方向。我們無意中接觸到貧窮、房屋、醫療、老人等不少社會問題,在社區中見證其轉變不是出於計劃及訓練而來的「成績」,而是上主奇妙的作為⋯⋯

Touch

一場世紀疫症掩至,掩蓋笑容,亦掩蔽身體,忌諱觸碰,也不敢觸摸。摯愛親友間在病榻前的輕撫、哀痛創傷中的拍膊與擁抱,無奈懸空。然而,正因這直接呈現愛恨喜惡、交互傳遞溫度與力度的觸覺感官被擱置,卻喚起了我們的重新關注,留心細想它的珍貴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