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區祥江
莫國治・鄭惠貞教席教授(輔導科)
土生土長香港人,有腦有心,亦理亦情。當了多年的輔導工作,在人生下半場來個大轉折,毅然走進教室,務要把自己的血肉經驗,結合學理及信仰反省,薪火相傳。閒來筆耕不斷,用文字作為自我探索和反省的工具。

歐醒華
實踐科助理教授
「問題牧師」一名,時常愛好發問,更喜歡聆聽別人的生命故事。因不甘於因循、慣性行事,常以創新自娛,也嘗試為他人創造回憶。在母會牧養服侍超過廿載,現今在神學院繼續在教學之同時,牧養身邊的學生。

陳關韻韶
實踐科副教授
一個超多缺陷卻又十分蒙愛的人,以分享這份蒙愛感為樂!

鄭順佳
客座教授
大學信主後熱心傳福音,當時醉心電腦,後深感人生苦短,獻身事主。從事神學教育多年,現已退休,追尋未完的夢,與妻一同享受生活。

張智聰
副教務長
許書楚教席副教授(聖經科)
小時候總愛坐在電視前看林佐瀚主持的「每日一字」,初嚐文字之妙。至今,一篇細膩的文字總能安撫內心的躁動不安。在這已經不把話語當作一回事的年代,仍然執拗相信筆尖的重量、文字的威力。

張略
周永健教席教授(聖經科)
自小醉心化學,曾任中學化學老師,後上帝呼召讀神學,可幸未有太過「神化」。在中神受老師的感染,專注新約研究。

張達明

趙崇明
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
曾任職社工。六四之後,蒙上主呼召,踏上神學教育之路,現任教於香港神學院。在教學之餘,也喜歡寫作。得閒無事,愛看電影。

朱光華
副院長
實踐科助理教授
心愛學生工作,卻無心插柳,投身教會牧職,在澳洲雪梨華人教會,不單牧養教導,陶造門徒,還有幸參與跨代跨文化的領袖訓練。當年在澳洲神學院客串教一些科目,今日在香港全情投入塑造新進牧者。

朱耀光

蔡頌恩
MCS(G) 2018
對上帝所造的世界充滿好奇,但願能傻傻地參與及見證上帝在困苦及窮乏人當中的作為,傻傻地靠上帝恩典過每一天。

周玉珠
一個膚淺的每事問,一個酷愛旅遊的方向盲。能夠活著,實在是奇妙恩典。

范晉豪
聖公會諸聖座堂主任牧師

何建邦 Kenneth Ho
少年時喜歡閱讀和發白日夢,曾幻想自己成為小說家、科學家和哲學家。現在是一名小傳道,仍然喜歡閱讀和思考。有感於基督信仰需要更多對大自然的關懷,所以,同人行山就是我的牧養。

洪亮
神學科助理教授

龔柏成
少年時做過學師(學徒),年青時當過PC (警員),退休時 是警司,現在是家庭治療師。

黎子謙
禮賢會香港堂宣教師
MDiv 2013

黎嘉晉
施達基金會傳訊主任
深信上主在世界,渴望與祂同工,愛護這地方。 擁抱大世界的小人物,期望透過敘事描述,呈現他們的故事。

林晶
九龍靈糧堂傳道
MDiv 2015

林睿豪
世界很大,我卻很小。謝謝祢,在這個寬大世界的角落,找到了微小的我。

劉進圖

劉紹麟

李卓舲
Message In A Dish (C房有道)機構創辦人、畢業於中國神學研究院道學碩士。透過不同的社會創新食物文化項目,希望讓社會上無聲者的心聲(Voice of the voiceless)被聽見。

李耀坤
信仰及公共價值研究中心主任
趙叔榮.霍佩芳教席教授(神學科)
年少時醉心數理,大學時與主在曠野相遇,如今盼能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。

黎明

盧敦行
以前是研究科技的電腦程式員,現在是研究科技怎樣影響社會的學生。

盧德賢
客座教授
是師母、是臨床心理學家、是神學院老師、是一對子女之母。常常穿梭於不同的身分與角色中,希望透過整合信仰與生活,回應神豐富的恩典。

雷競業
天恩諾佑教席教授(神學科)
書蟲一名,年輕時醉心於經濟學,詫異簡單的理論架構竟能洞悉世界變幻。後來體會到人心的轉變比統計數字的起伏更加奇妙和振奮人心,投身福音工作,先後在紐約和香港參與牧會。然繼續不自量力的要去探求人心變幻的來龍去脈,遂馳騁於古往今來的思潮文化之中,以神學佬自鳴。有一妻三女幫助他貼地而行。

彭潔儀
MCS(MT)5
小兒外科醫生,感恩在專業中服侍弟兄中最小的一個。相信健美的人和殘障的人,都是上帝按照祂自己的形象所造。

伍詠光 Ringo
突破機構輔導及人際事工總監
MCE 2007
喜歡馬拉松、滑雪板、攝影和旅行,發現世界和生命的美;以「輔導」和「寫作」為core business,希望成為他人的pastor-counsellor。

潘怡蓉
實踐科助理教授
台灣校園福音團契是啟航點;中神畢業後,在歐洲宣教與進修神學是最美好的回憶。目前除了教學,也擔任香港聖經教會顧問;並參與Spiritus的編輯委員會。

蘇銘恒

辛惠蘭
聖經科助理教授
極愛研讀聖經。凝望周圍,真理歪理含糊不清,眾說紛紜。不想盲目跟風,只想回歸聖經,深信聖經對今天世情仍有話可說。所以在神學院新約聖經的教學當中,非常重視聖經作為神的話語,能被「真」閱讀、「真」高舉。

宋軍
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
滕近輝教席副教授(神學科)
自幼立志作諸葛亮,結果屢屢受挫,被母親笑稱「吳用」。至今已不敢托大,雖覺今是而昨非,但仍喜看以軍師為主角的『火鳳燎原』,有時躍躍欲試,思古論今,想來還是未脫稚氣。家有賢妻,二人與貓為伍,其樂融融。

戴德正
聖公會鄧肇堅中學校長
1987 DipCS
自小寫了很多篇「我的志願」,但從來沒有想過當老師!走到今天,全是恩典。我時常提醒自己我是教人而不是教書!

鄧紹光
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(神學與文化)教授
年青時想過當詩人,後來成了文字人、神學人。

鄧泳程
喜歡看電影和舞台劇,聽故事,看日落,在咖啡店發呆、看書、偷聽隔離枱談話。喜歡靜,但又可以好幾個小時不停說話。

謝建邦
大學時經歷信仰震盪,重新體會信仰的「深」與「闊」,發現世界的豐富與美好。生於亂世,經驗生命的熱情與無力,期盼在黑暗中成為一點光,無悔上主所召。

黃俊恆
每天活在模糊的視覺中,過去十多年在香港政圈的風眼中觀察,深信改變人心比改變制度重要,感恩蒙召進入學院接受裝備,期許日後為主所用,分享生命,與人同行。

黃海恩 Carol
父母是聾人,曾害怕接觸聾人,卻受召服侍聾人…… 在受苦和軟弱裡遇見神,才知多少少「何謂人」,並在基督裡超越共融的合一。

黃嘉樑
陳朱素華教席教授(聖經科)
一個愛書愛貓愛跑步嘅普通人。

黃國維
副教務長
神學科副教授
一個愛「家」的人:上帝賜我妻子兒女,鼓勵我鑽研家庭神學;上帝放我在香港這家,迫使我關注政治神學;上帝讓我活在廿一世紀的地球,我要以關愛受造世界去回應這呼召。

王珮玲
基督徒社工
MCS 2016
感謝上主賜予我既是信徒又是社工的身份,聆聽上主,回應召命。

葉佘枝鳳
一個蒙恩的罪人,人生第一季為自己而活,第二季企圖為神而活,踏入第三季,為求不自欺欺人,以誠載今明,在基督裡擁抱軟弱但蒙神眷愛的受造物。

葉美𡣖
客座教授
我是神的女兒,蒙罪得赦免之恩、蒙至死不渝之愛的福,在歷練中經驗真理中的自由,一生學習在相信中渡過既平凡又充滿驚喜的人生。

楊思言
聖經科助理教授
無宗派教會長大,喜歡與人談聖經和信仰,研究集中改革宗聖餐神學。常領會到神學是向平信徒說話,也是為平信徒說話的。

楊錫鏘
榮譽校牧
訪問教授
自少喜愛研讀聖經,在香港修讀醫科後做了五年執業醫生。後來聖經教導的負擔日益愈重,終於放下行醫,主力在中神教導聖經。現已退休,最想做的是與有心的弟兄姊妹一起查考聖經。

薛霞霞
聖經科助理教授
土生土長福建人,自小信主,蒙召奉獻讀神學。從一個腼腆姊妹,到披荊斬棘完成神學的學習;從一個內向宅女,到輾轉求學於福建、北京、香港、加拿大各地。沿路遇見不同的人和事,一路走一路遇見恩典!現在,教學的同時,甚願做個傳播神恩典的使者。

余震宇

余振陵
聖經科助理教授
從對宇宙好奇的小朋友,變成沉醉於數字與符號間的數學人。後來改行讀神學,投身於探索聖經的博大精深。

余俊豪
中文大學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及系主任
透視微創治療基金臨牀科學中心總監,威爾斯親王醫院名譽顧問醫生,金巴崙長老會道顯堂長老,中國文學及書法愛好者。
